2006年7月9日 星期日

亞森羅蘋從未智鬥福爾摩斯!

每次看到有人用《奇巖城》中"福爾摩斯"的失態批評福爾摩斯
就會忍不住一把火上來。
所以第二彈
就要來打破這從小到大的迷思!



其實莫里斯‧盧布朗寫的英國偵探不是福爾摩斯。
而是他自創的仿福爾摩斯的人物"Herlock Sholmès"
證據就是,絕對找不到一本書叫《Arsene Lupin contre Sherlock Holmes》
只有《Arsene Lupin contre Herlock Sholmès》

以下資料節錄自日本維基百科"ルパン対ホームズ"一項
連結:
ルパン対ホームズ

話說從頭,
在亞森羅蘋的第一集,
《Arsène Lupin, gentleman-cambrioleur(1907出版)》(直接用法文...因為台灣的翻譯
太千奇百怪了)裡最後一篇《Herlock Sholmes Arrive Trop Tard》
一開始在雜誌上發表時,
莫里斯‧盧布朗的確是寫福爾摩斯(Sherlock Holmes),
但之後就受到福爾摩斯的原作者柯南道爾(1859~1930)的嚴正抗議,於是在單行本發行之時就將此名字改成Herlock Sholmès(順帶一提,這名字用法文念應該翻
"愛洛克‧休爾梅")還有華生(Watson)也被改成威爾森(Wilson),
貝克街221B(baker street 221B)改成帕克街219(parker street 219)。
而此後跟亞森羅蘋對決的一直都是這位休爾梅先生了。
台灣這樣翻應該是受到日本的影響,
因為《奇巖城》的翻譯是由日本翻譯家保篠龍緒先生發明的(法文原名《L'aiguille Creuse》意為"空洞之針")。
而台灣也都翻成《奇巖城》。
這位先生的翻譯由維基上的評語看來,是參照內文,也就是揣測作者的
旨意去翻的。也就是說保篠認為盧布朗其實是想寫福爾摩斯所以才翻成這樣。
連結:
保篠龍緒
所以說其實所有真兇都是他...到也不能這麼說。我想台灣的出版社
絕對不可能是為了要貫徹保篠先生的翻譯理念而翻成福爾摩斯。
主要的原因只是想吸引人去看去買而已。
而比起毫無名氣的休爾梅先生,名滿天下的福爾摩斯先生當然比較能
吸引目光了。

不管如何,這樣的翻法卻讓看亞森羅蘋的人對福爾摩斯有偏見,
福爾摩斯迷則對福爾摩斯被寫成這樣而對亞森羅蘋感到厭惡。
其實這是很可惜的事。
因為雖然盧布朗的確是以諷刺福爾摩斯的想法寫休爾梅,但休爾梅的
行為和原作的福爾摩斯完全無關,也並非與柯南道爾先生溝通後的結果。
而是盧布朗個人的行為。
改福爾摩斯的名字開他的玩笑的書並不稀奇,
但造成這麼大誤解的應該只有這部作品了吧。
不過最可憐的應該是那位被台日翻譯者蓄意忽略的休爾梅先生了吧....
正名之日看來是遙遙無期呀。

關於愛洛克‧休爾梅(英文讀法是愛洛克‧休爾梅斯)
年齡:約46~47歲
外表:穿獵鹿帽和披風(就是大家熟悉的福爾摩斯裝...
雖然福爾摩斯在小說中沒這麼穿過就是了)、有蓄鬍子。
助手:威爾森(Wilson),有關休爾梅跟羅蘋的故事盧布朗都是
從他那聽來的。
住處:帕克街219號(parker street 219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