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

與福爾摩斯有關的有趣論文2(日本兒童版篇)

(原論文連結在1)

老實說,該篇論文除了譯名外還有不少值得討論的地方。



例如三十八頁提到《The Adventure of the Gloria Scott》是在福爾摩斯在高中時發生的。
19世紀末的英國有高中嗎?
當然去網上會找到英國什麼什麼高中,但其實這只是便宜行事的翻譯罷了。
應該是指sixth form college,是大約十六到十八歲的人準備考A-level時進的學校。
但這種學校在1960年代才出現。當然福爾摩斯是進不去的。
這裡會這麼說應該是因為兒童版裡說是高中吧?
雖然主題是兒童版,但連原作都沒看完也太奇怪了吧

(原作是college,公學校或大學學院,這也是另一個有趣的主題)。

論文中提到找不到日文版這件事是可以理解的,
因為目前
日文版是絕版的狀態,要買的話大概只能去古書店了。
而這部日文版的作者是山中峯太郎,
他活躍於二戰前後,是一位著名冒險小說及兒童文學作家。
戰時出了不少宣揚軍國主義的小說。當時就是那種時代,而且與主題無關所以不與討論。
回到福爾摩斯翻案的部份,
其實翻案在當時的日本不是什麼稀奇的事,
許多英美推理小說一開始引入的時候,背景常被改成日本,出場人物也變成日本人。
當時甚至有福爾摩斯被翻成「蛇石大牟田」的版本出現。

最近出的《シャーロック・ホームズ異聞》裡收的1935年的文章,

還讓福爾摩斯來到日本還跟日本女人結婚。而且助手還是ㄧ個日本少年。

說到這種少年當助手的劇情,日本人創作時常讓少年當福爾摩斯的助手(最近又有一本
ベイカー街少年探偵団ジャーナル,不過這是比較新的,如果年代比較早的,那個少年通常會是日本人),而且頻繁到讓人覺得福爾摩斯好像有戀童癖.....

而這部翻案是在1956年由ポプラ社所出,中譯大概在1985年
從那篇論文就可以知道這版把原作內容改得多七零八落了。
不只擅改結局、故事順序甚至還亂改記事者。
特別是福爾摩斯被改得很high
福爾摩斯的名言從「The game is afoot」變成「呵呵呵,華生你來得正好( ̄ー ̄)y-.。o○」和「BRAVO!給你加一分!( ̄▽ ̄)ノ」
還有《紅髮會》裡稱委託人是紅髮胖子之類的無禮發言(胖子就不用說了,紅髮在那時代是岐視語福爾摩斯是不可能用的)
有人評論這版本福爾摩斯沒品的程度,讓人就算對他有千年的愛都會灰飛煙滅。
而論文中提到不知為何東方要模仿章回小說的那一段,
其實是因為日本版本來就是這樣寫,與模仿章回小說無關。
但可怕的是─這版本的福爾摩斯,台灣到現在還在出。
(最可怕的自然是「亞森羅蘋智鬥福爾摩斯」)
不過這版本還是有貢獻的,
至少它貢獻了「夏洛克」這個譯名。

就跟holmes念起來永遠不像「福爾摩斯」一樣(這翻譯聽說是因為當年的中譯者有福州腔)
sherlock唸起來的確比較近似遠流的(也就是對岸版)「歇洛克」
「夏洛克」這譯名很明顯是從日文「シャーロック sya-rokku」來的。
而把這譯法推廣出去的就是東方版了。
但就算沒有日文版的影響,以台灣的命名習慣怎麼都輪不到「歇」這個字。
應該會變「謝洛克」之類的吧。
雖然很多對岸人靠背說「夏洛克」應該用在威尼斯商人的Shylock
但對我們而言這譯名已經是不可抹滅的記憶了。
且基本上所謂翻譯,比起正確更重視習慣。
就像「量子電腦」其實不用電,但因為「電腦」一詞以深入人心,
人人都對電腦是什麼有概念,所以用量子電腦一詞一樣。
但不管如何,最重要的是─這名字聽起來比較帥。(爆)

以上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